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加快推进校园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营造诚实、守信、自律、互信的信用环境,根据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1年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健全“信用进校园”体系为基础,以加强信用监管、补齐信用短板、推动信用工作创新为主要内容,把学校信用制度建设、教师师德师风和学生诚信教育作为信用建设的重点,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师生诚信意识、文明素养,打造诚实学生、诚信教师、诚信教育为目的,以教育诚信促进社会诚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校园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全面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诚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诚信学生,把教师打造成为诚信教师,把校园建设成为诚信校园,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学生、教师信用档案,完善学校信用信息,探索建立信用档案评价体系。
三、工作任务
(一)建设“诚信学校”
1.推进依法治教。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健全校务公开制度,落实教育资助惠民政策,关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热点难点问题,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教育公信力。
2.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等热点问题,将学校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学校目标考核。
(二)塑造“诚信教师”
1.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培训,融于日常教学。对优秀师德典型进行广泛宣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倡导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廉洁从教,依法执教;塑造定位准、品格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严肃查处施教行为不端、从教行为不廉等师德师风问题。
2.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深入开展专业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修德和修业相统一,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务实求真精神,进一步增强教师主人翁责任感。
3.建立健全教师信用评价和奖惩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将教师信用评价与师德考核测评相结合,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评价,将结果存入师德诚信档案,与教师职称评定、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等挂钩。
(三)培育“诚信学生”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把学生诚信教育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并与社会公德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诚信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
2.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网络媒体、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媒介和阵地,加大信用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诚信实践活动,提高诚信意识,加大对诚信先进事迹的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的曝光力度,及时发布诚信教育活动信息,营造良好诚信氛围。
202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