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镇充分发挥“信用+”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聚焦“新需求”、调动“新力量”、激发“新活力”,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标准化。着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全力建设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慈口观村、鞠格庄村、虎山村、后泊村、墩后村积极发挥群众自治作用,分别组建了“管得宽”志愿服务队,用活用好“信用体系”建设平台,深入推进“信用进农村”及“垃圾分类”工作,解决了“停车难、脏乱差、矛盾纠纷无人管”等问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村庄环境干净整洁。
唐家嘴子、辛店子、中邢家、北邢家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村内空巢老人、特殊群体服务盲区,在前期摸排的基础上,结合信用加分一对一帮扶,主动上门开展走访慰问、心理疏导、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216次,吸引志愿者达200多人,惠及群众近120人。
庙后王家村、金岭村、西藤圈村、万家村积极打造“志愿关爱”品牌,统筹社会力量,结合信用体系建设,培育理论宣讲、环境维护、文体惠民、帮扶救助、巾帼文明5个志愿服务队,将律师、心理咨询师请进村授课,帮助居民解答法律疑问、开展心理疏导、解决生活不便。不断激发农村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