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在侯家镇侯家村,一派收获的景象:村委大院内,十多名身着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操作机器给玉米脱粒,据志愿者介绍,玉米是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生产的,经过晾晒后由志愿者们进行脱粒。
在地瓜田里,志愿者们正在收货地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自创办以来,地瓜的收获都是靠机器收获,志愿者装框的方式来完成的。
自信用体系开展以来,侯家村利用这一有力抓手,与村里刚成立不久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系起来,合作社农活繁忙时,志愿者们就带着自己家的工具前来帮忙,有的志愿者甚至开着自家的铲车帮助合作社收玉米。
在信用+合作社的模式实施之后,村级经费大大缩减,把合作社本需要零工来干的农活变为志愿者来参加,每月将信用积分公示的做法,更加激励了村民参加志愿活动,各家各户都互相“攀比”信用积分,每月的积分兑换物品更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有了“信用+合作社”开展的基础,侯家村同时也将信用体系建设应用到更多的村级治理工作,信用+幸福餐桌、信用+捐款捐物……,在信用体系的推动下,乡村治理量化为信用积分指标,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抢着要,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开创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