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镇以信用“五进”总抓手,统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创新“123”工作法,应用“信用+”模式,发挥信用手段正面激励作用,形成了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倡文明新风、促祥和发展的新局面。
突出一个核心,提升党建发展“引领力”
强化村党支部主导,构建以党支部为引领的“党员+网格员+村民”自下而上的网格体系,发挥党员在各项志愿活动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将党员积分量化管理与信用体系考评深度融合,把信用积分作为村干部人选、党员后备力量、村内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信用“无处不在”。
坚持两条主线,夯实信用建设“支撑力”
把完善组织架构引领贯穿始终。各村建立起“信用管理领导小组-信用议事会-信用采集员”三级信用管理体系,对村内所有户进行信用评议、赋分定级,并立足村情实际,制定本村信用积分实施办法,确保信用采集、记录、认定、申报、应用全过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把激励结果运用贯穿始终。采集村民信用评价结果录入平台系统,达到三星级发放“诚信惠民证”,各户持证可到星级折扣店可享受5%—50%的优惠。同时,设立村级信用专项基金,村民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积累信用积分,通过积分可以在“巾帼信用超市”兑换实物,让群众看到信用积分的“含金量”。
激发群众力量,汇起基层治理“凝聚力”
各村成立信用便民服务站,安排专人进行轮岗坐班,实现“时时有人在,事事有人帮”,现在志愿服务全面代替零工,为村集体节约零工开支。同时,成立幸福餐桌志愿服务队,为75周岁以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饭上门等服务,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难的问题,最大限度增进群众福祉。
2021年高村镇慈口观村荣获威海市“信用建设示范单位”。该村充分认识到信用在村务管理、村居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打造“信用慈口观”品牌,聚焦信用体制建设、信用氛围宣传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党建+信用”、“志愿服务+信用”、“美丽乡村+信用”等系列信用建设活动,在取消零工方面率先示范,推动信用工作向乡村治理全领域延伸,努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凝聚“信用之力”助推全面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