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福街道持续加大信用建设的推广力度,在信用进社区基础上,探索实施信用“进小区”建设,以抱龙居、兴业茗居等8个小区作为试点,通过选树信用典型、开展信用评比、强化居民自治,激发居民参与信用建设的热情,不断提升群众荣誉感和获得感。
一、红色引领,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党员在信用建设中的示范作用,统筹“双报到”、“红色物业”、公益组织、商家联盟等载体,开展信用服务、信用表彰、信用兑换等活动,推动诚信理念深入人心。探索建立“红、银、金”信用评价机制,将信用积分的分值划分为不同的颜色,每加1分获得一颗红星,集齐五颗红星可升级为一颗银星,集齐两颗银星可升级为一颗金星,通过将具体的积分数值转换为颜色鲜明的信用星,激发居民参与信用活动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已有1000余名小区居民通过参与信用活动、志愿服务获得信用加分,其中获得两颗金星以上居民达150余人,受信用表彰居民达300余人。
二、阵地前移,尝试业主自治。在8个信用“进小区”的试点中,将社区层面的信用架构复制到小区内,建立小区信用领导机构、信用议事会,广泛吸纳小区业主、楼长(单元长)、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经理等参与其中,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自治作用,营造浓厚的小区信用议事氛围。聚焦小区治理难题,定期召开业主恳谈会,研究制定小区信用奖惩措施,把环境卫生整治、治安维护、志愿活动等纳入信用评价体系,让信用成为小区治理的有效抓手。积极开设信用有礼超市,由小区红色物业定期组织信用兑换,提高守信者的获得感,引导群众崇德向善。目前,8个试点小区信用超市全部营业,开展兑换活动16次,400余名居民在小区信用超市兑换了信用产品。
三、营造氛围,提升守信意识。为扩充小区的信用元素,进一步增强小区居民“知信、守信、用信”意识,按照“一小区一方案,一小区一特色”的原则,天福街道携手红色物业为试点小区量身打造诚信特色文化,结合各小区特色打造信用公园、信用长廊通过设立信用故事墙、信用公示栏、信用明星榜等元素,让居民讲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目前8个试点小区全部完成信用公园、信用长廊打造,同时结合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小区快递柜、饮水机等便民设施旁设置信用标语,在楼道内打造诚信文化,让居民在取快递、取水、回家时感受到信用就在身边,让居民能够随时看到自己信用状况,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于一夫 邢文 王裕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