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调解是民营经济领域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是工商联服务促进“两个健康”、推动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的创新载体,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重要举措。10月8日,在全国调解工作会议上,司法部表彰了一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威海市文登区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表彰,“调解+信用'三三三'工作法”在全国工商联系统推广。
一、搭建三级组织。在区级,组建了由高级信用管理师、资深律师、知名企业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吸纳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各领域专家50多人,建立了调解专家库。在镇街,15个镇街全部设立信调委工作站,由司法所工作人员、调解片长负责开展调解业务。在企业,充分发挥商协会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作用,建立商协会信用纠纷定期沟通机制,先后解决商协会企业间矛盾纠纷56起。
二、推进三调联动。信用调与行业调联动。推动信调委与矛盾纠纷较多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对接,促成了长达17年的某建筑公司职工医保费欠缴案件化解,成功推动72家欠款企业与合作方握手言和。区级调与镇级调联动。区信调委指导镇级工作站开展业务,并受理工作站调解不成或复杂疑难案件。线上调与线下调联动。研发“信易调”微信小程序,群众可线上自主申报、提交申请、上传证据;工作人员受理后,及时安排调解员与当事人对接。
三、规范三步程序。第一步,信用提示。在申请调解时双方签订信用承诺书,生成信用效力。对初步调查发现有明显失信行为的当事人,告知失信风险及后果,软性提示及时履行义务。第二步,失信惩戒。对明显失信拒不解决问题或经调解后又不履行协议的失信方,列入“黑名单”,发起联合惩戒。第三步,闭环处理。引入法院、仲裁庭等司法部门进行配合,经信调委调解成功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向司法部门申请司法确认,确认后等同于法院判决,可申请执行局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