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社会中清澈的一滴水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文登支行 发布时间:2020-11-24

11月12日,文登支行组织观看了电影《特别追踪》,这是一部反映执法工作的电影,电影以“法官抓老赖”为核心故事,主要讲述了基层人民法院法官与“老赖”贾有道之间的斗争,通过演绎案例,向我们传递灌输了诚信和法治的理念。跌宕起伏的剧情紧张纷呈,真实再现了一个“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的刑事案例,弘扬了诚实守信的品德、鞭挞了违法失信的做法。
       观影中,我对几处细节的刻画颇有感触,身为人大代表的贾有道不为人民谋福利,却以此身份作为自己纵欲的保护伞,看似一身儒雅,口口声声宣扬做人要有诚信,实则却是一个毫无诚信,恶意拖欠债务的“老赖”。看到贾有道的母亲说出自己“愿意为儿子赎罪,能赎多少是多少”的情节时,我禁不住酸了鼻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真希望所有老赖都能够认识到,他们的失信行为会给家人带来多大的痛苦。在法院处理拍卖老赖住宅一事上,既体现出了专业的素养,又妥善地安置了贾母,既严格执法又带上了足够的温度,使冰冷的法律充满了人情味,将“法”与“德”紧密结合在一起。
       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老赖”,“老赖”指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失信被执行人。在金钱给付类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因发生重大灾难导致暂时丧失履行能力,申请执行人或许可以谅解。但是,很多被执行人并非没钱可还。“耍赖可以获利,何乐而不为?”“一人当‘赖’,全家享福”这是很多“老赖”的共同心理。丑恶卑劣心理的支配、拒执违法成本的偏低,“老赖”便肆无忌惮,拒不执行生效裁判,把胜诉当事人推入困境甚至逼上绝路。因为相信法律,当事人选择依法维权的途径,但不少人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纸“法律白条”。这不只是胜诉当事人的悲剧,更是法律的耻辱。
       “老赖”不获刑,一切都是零。坊间这一顺口溜,既无奈又在理。对大多数“老赖”而言,“限制消费”“纳入失信人名单”等措施只伤皮毛不损筋骨,所以他们没往心里去。甚至有人把15天的司法拘留当成“安心休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裁判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特点在于强制。如果强制手段仅仅停留在法律文本上,就相当于老虎没有露出牙齿或者露出牙齿但不会咬人。拒执付出的代价小,“老赖”就必然嚣张狂妄,执行难就必定愈演愈烈。凡沉疴者,非猛药不能取效也。在执行形势非常严峻的当下,只有像影片中那样充分运用国家惩罚手段,加大拒执违法成本,让“老赖”付出沉痛代价才是王道,才能真正地维护法律尊严。
       影片非常精准的体现了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的决心。如今祖国正在飞速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信用卡、电子支付、信用生活等以诚信为载体的生活服务,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诚信不仅仅是衡量公民良好道德的标准,也成为我们的第二个“身份证”。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曾经说过“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我们也是一样,办不到的事情,不要随意答应别人;既然答应了,就一定要办到。作为央行人,特别是在国库岗位上的我,更需要时刻坚守诚信与守法的底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更加深入学习法治建设精神,积极向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普及诚信意识与法治观念,将这两种精神融入工作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作社会中清澈的一滴水。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山东威海文登)
主办单位:威海市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
鲁ICP备050018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