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山西村积极探索将信用体系与乡村治理相结合,以信用为核心引领,育党风正村风化民风,带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将信用管理转化成农村治理的有效抓手,为推进乡村振兴积聚正能量。
探索“信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专业合作社在保证农民各项惠农补贴收入的前提下,土地交由合作社从产到销统一经营管理,村民们有了年底的利润分红,多元化增收为村民上了份“双保险”。探索“信用+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推动产链融合,发挥信用带动作用,形成信用引导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融合“链条”,走出一条由党组织“牵线”、金融“搭台”、信用“串联”、群众“唱戏”的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新路子。
建设“信用+志愿服务”和谐村庄新风貌。山西村现有126名志愿者,组建了六个村级志愿服务队伍。将党员、村民代表、妇女等发动起来,安排热心负责的党员担任每支队伍队长,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村村民参与到村集体工作中,在山道整修、苗木种植、沟渠整治、全村绿化升级等体力劳动工作,全部以信用激励代替零工支出,共节省零工支出25000余元、节省保洁员开支20000余元。既为集体节省了开支,又增强了组织凝聚力。村内信用超市商品数量约380件,本年度已开展信用兑换10次,发放价值8000余元的信用商品,通过建设利民共享娱乐室,为居民提供常用服务20余次。极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