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高村镇 “小信用”撬动“大治理”

来源 :文登区高村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12-02

高村镇党委、政府将信用建设全面引入农村工作,夯基础、强创新、求实效,让信用立足农村、扎根农村、适应农村,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治理效应。

一、夯实基础,放稳信用建设“压舱石”

把制度规范、责任落实、监督检查贯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过程,完善顶层设计,提升工作实效。

健全制度,抓关键。研究制定《文登区高村镇农村居民信用评价办法》,将遵规守纪、志愿服务、村级管理等纳入信用评价范围。村级全面推行“契约化+信用”工作机制,变“被动管理”为“自我服务”,激发村民自律自治意识。

落实责任,明主体。指导各村成立信用领导小组、信用议事会、信用采集员三支队伍,形成人人重视信用建设,人人参与信用建设的大信用理念。

强化督察,促落实。高村镇成立信用分中心,每月检查信用记录、信息上报、信息公示、超市兑换等关键环节,保证村村有活动,活动有奖励。

二、以信促治,激活信用治理“内动力”

坚持以信用建设“一根针”穿引基层工作“千条线”,用“小信用”激发“大能量”,创新性开发出“信用+”等20多个应用场景。

推行“村级建设+信用”,将信用惩戒广泛应用于村级建设、卫生清洁、护林防火,政策宣讲等领域。

推行“志愿服务+信用”,制定下发取消零工、取消保洁员工作方案,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村容村貌,帮扶互助等志愿活动工作,累计节省镇村支出共计500多万元。

开展“卡口值班+信用”,卡口值班志愿者7896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4万小时,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凝聚力量,汇集基层治理“向心力”

依托基层党组织、网格管理、志愿服务等工作,汇聚工作合力。

激发党员力量。创新提出农村信用“1+1+1+N”工作机制,发挥关键少数的凝聚带动力,以点带面促进信用与村级日常工作有效融合。

激发网络力量。将信用建设与网络管理深度融合,两项工作有机统一,互促共进,目前全镇52名网格员、143名协管员全部担任村级信用采集员,有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激发志愿力量。围绕村居管理、防汛、卫生常态化管护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多次,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村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四、惠民带动,激发群众参与“高热情”

全镇设立143处信用惠民场所,村民凭信用卡免费兑换商品、享受折扣优惠、享受免费服务,激励更多村民积极参与信用体系建设。

建设镇村两级信用超市。率先推进“诚信一卡通”惠民工程,创新超市建设模式,积极探索“1+6+N”工作机制,建设好1处镇级信用超市,同步带动好6个片区超市,辐射带动建设N个自然村超市,实施商业化运营,为百姓提供质优价廉、品类丰富、村民凭信用分可持“诚信卡”免费兑换商品、享受折扣。

推进村级惠民场所建设。新建诚信理发屋、农具共享屋、时间信用社、诚信修理屋等92处贴近百姓生活的惠民场所投入使用,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组建镇级商家联盟。有针对性招募商家入驻商家联盟,为村民提供“按需式”的信用服务。目前镇级商家联盟共有店铺50家,共有2万余人次享受折扣服务,优惠金额达100余万元。

加强精神奖励。先后召开8次信用体系表彰推进会议,累计表彰信用先进集体46个、嘉奖诚信模范个人及诚信之星300余名。46个村全部设置信用“红黑榜”,每月公示,让守信者“得脸面”。

    五、信用护路,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

大力推行“信用农场”“信用果园”“信用合作社”等新型发展模式,全镇流转土地1万多亩,群众志愿服务时长达5万多小时,村均增收3万元以上。慈口观村将带头推进乡村振兴、落实急难险重任务情况用信用的形式体现出来,短短两年时间村民收入由原来人均4520元,提升至1.4万元。万家村开办“信用果园—志愿服务示范基地”,用信用基金栽植石榴树220棵和樱桃树180棵,志愿者参与前期的果树栽植、中期的管理、后期的采摘全过程。虎山村探索“信用+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党支部领办产业振兴发展模式,流转土地200亩种植大樱桃,志愿者参与管理,带动村民规模化培育种植。

六、加强宣传,树立农村建设“新标杆”

坚持以榜样为“样”,多措并举开展信用宣传活动,持续宣传诚信榜样事迹,营造诚信守信良好氛围。

集中表彰“有力度”。每年3月份定为信用宣传月,评选表彰信用示范单位、“诚信之星”、星级信用管理员,为获奖者颁发奖牌、奖杯及信用大礼包,持续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送奖上门“有面子”。创新“喜报”送达形式,以“喜报送娘家”、“敲锣打鼓送喜报”等方式,将荣誉“送奖上门”,让榜样看到荣誉感、让群众看到先进性

主题活动“有氛围”。开展“三诺”系列主题活动,鼓励志愿者海贝分“亮诺”、志愿服务“践诺”、签订信用“承诺”,全镇6000余名群众参与“三诺”主题活动。

信用宣传“有亮点”。利用村居IP广播,通过公示栏、大喇叭、微信群、明白纸等方式反复持续宣传信用知识,凝聚信用共识,形成“村村讲信用,人人讲诚信”的良好局面。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山东威海文登)
主办单位:威海市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
鲁ICP备050018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