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镇2019年获批省级立项--威海文登区乡村德治文化建设标准化试点,镇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关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搭建标准体系框架,强力推进标准化试点的实施和持续改进,乡村德治文化建设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完善,履行镇域繁荣稳定发展主体责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修好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心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满意度连年攀升,形成了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倡文明新风、促祥和发展的新局面。
一、筑牢德治文化基础,搭建乡村德治文化建设标准体系
1、筑牢基础。2018年在习总书记提出的村民自治法制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道德素质,倡导良好的村风、民风,高村镇加强村民“德治”,在全市首创“德善之家”建设,充分发挥“村民道德评议会”的作用,推行道德评议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高村镇的村风、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乡村德治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搭建标准体系。2019年,高村镇顺势而为,结合省级标准化试点建设,围绕诚信体系建设、网格化治理、社会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范畴,建立了组织发动更加有力、运转协调更加高效、党民融合更加充分、服务管理更加到位的乡村德治文化建设新模式。制定了《威海文登区乡村德治文化建设标准化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任务、体系内容、实施步骤、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标准化试点建设。收集整理制定相关标准,建立了层次分明、内容完善、覆盖乡村德治文化建设全过程的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体系共164项标准,并发布实施,在具体实施中不断修订完善提升各项标准,确保标准体系更加科学、严谨、有效。
二、拓宽信用延伸领域,夯实信用体系标准化建设
1、制定信用标准。通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高村镇制定了《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范》《信用“五进”管理规范》《农村居民信用管理规范》《社会成员信用修复管理规范》《农村居民信用信息采集管理规范》《镇村信用基金管理规范》《农村居民信用议事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规范》《疫情期间信用正向激励和负面惩戒实施规范》《农村居民信用评价规范》《农村星级评审定级规范》等24篇规范性文件,将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予以规范化、标准化。
2、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建设贯穿乡村德治文化标准化试点建设的始终,通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以信用之力助推高村镇乡村德治全面升级。推出以高村镇慈口观村、虎山村、西藤圈村等3个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村。打造高村信用品牌,拓宽信用建设范畴,推行“信用+”模式,让诚信的正向激励作用得到了全面持续发挥,信用体系为乡村振兴构筑有力的支撑。工作经验及信用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的做法先后在今日头条、人民日报、信用中国(山东)刊载。
一是实行“党建+信用”。46个党支部牵头成立信用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与信用考评深度融合,把参加主题党日、缴纳党费等党员表现纳入信用考评,实现信用分就是党员的先锋模范分。将“党员联系户”工作法与农村信用治理提升工程充分融合,以党员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进一步细化、深化信用队伍建设,构建起农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立体有效的蜂窝状基层信用体系。
二是推行“志愿+信用”。以党风带民风,“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共建共享理念深入民心,志愿者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在全面创城、扶贫助老、清洁村庄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镇多数村的志愿服务已全面代替零工。全镇志愿服务队125支,志愿者2185人,服务时长65030小时,节约零工资金51.6万元。
三是打造“场景+信用”。农村信用的重点由治理型向应用型转变,镇级建设50家星级折扣店和诚信屋,村级建立了18个暖心食堂,24个信用超市、46个信用便民服务站,成为提升文明素质的新阵地。暖心食堂为孤寡及优抚对象提供了饮食便利;信用超市的启动和信用有“礼”兑换活动共有1020名村民兑换了物品,提升了全体村民参与信用活动的积极性;信用便民服务站实行“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每天有志愿者值班并填写服务记录台账,实现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志愿服务,营造了学比赶超争做“有信人”及以“人人争做志愿服务、信用分高引以为傲”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标准化试点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群众满意
通过标准化试点建设,强化标准实施运行,将信用适用领域延伸服务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防火防汛、治理秸秆焚烧和路面晒粮、防疫等各项工作,营造信用农户讲诚信的良好氛围,村民树立诚信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乡村振兴构筑有力的支撑。
1、统筹推进镇域矛盾纠纷调处管控。合理配置纠纷化解资源,乡村治理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治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治理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治理资源从分散向整合转变。村级层面设立了46个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工作组,充分利用“联络员+网格长+网格员+村民”自下而上的四级网格体系,随时排查、化解、上报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一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2019年以来,排查出63件纠纷,解决率达90%,纠纷积案和信访难案数大幅下降,积案化解率86%。
2、推动“精致农家.美丽庭院”创建走深走实。为引领“家家精致、人人精神”的新生活风尚,创建了“精致农家.美丽庭院”及清洁户、示范户和精品户的标准,以妇联牵头培训落实,印发了“精致农家•美丽庭院”的创建标准宣传彩页12000份,波浪后、辛店子、金岭、绿杨等23个村开展示范村建设,实现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全面覆盖,使“干净、整洁、有序、精致”的新农村生活风尚在高村镇大地遍地开花。全镇范围内已建成示范户1500户、精品户590户。打造了“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全新面貌,实现了“清洁助力村庄添活力,美丽推进乡村焕新姿”。
3、以文化惠民活动提升精神境界。制定“如画庭院”、“德善之家”的评选标准和“乡风文明奖”发放标准范围,开展“高村荣耀”表彰及实施文化惠民等系列活动,繁荣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以文化人、以文养德,提升了村民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培育镇域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时代新风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