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文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党建引领、融合共治”的思路,将“契约化+信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理念嵌入“红色物业”工作体系,推行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信用”治理模式,有效激活业主建设家园的能动性,提升党建引领城市治理活力。
一、搭建“议信”平台,推动引领提速。一是制度支撑。按照“3+2+1+N”的思路,成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红色物业党建联盟,逐级建立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为核心,小区物业、业委会为支撑,业主议事会为平台,多元服务主体联动的领导机制。以《城市社区信用管理办法》为指引,出台信用进小区积分管理等“1+N”制度文件,实现信用体系覆盖物业、小区党员、楼长单元长和业主等各类主体。二是书记领办。实施行业党组织书记突破项目,认领“红色物业+信用”课题,牵头开展红色物业服务、红色业委会、红色议事会“三个集中覆盖”行动,指导物业与社区党组织联建,动员网格党员、小区离退休党员参与业委会组建,实现168个业委会及党组织应建尽建,为搭建议事平台奠定基础。三是平台覆盖。深化“红色业委会”建设,在住宅小区推行红色议事会制度,由业委会牵头成立“管得宽”议事小组,联合网格员、物业公司开展“睦邻月谈”活动,让业主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参与权。双龙社区党总支在黑豹、霓虹灯、华欣园3个小区率先试点“周三红色议事会”,通过“业主说事、集中议事、吹哨办事”的方式,让业主自发参与飞线整治、菜园清理等活动中来,物业针对“楼灯损坏、管道堵塞”等问题认领“光亮行动”“通畅行动”,推动“协商向小区延伸、难题在小区化解”。
二、丰富“用信”载体,培树品牌提效。一是孵化项目。在满足业主基本契约化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聚焦养老、托幼、家具维修、文体娱乐等多元需求,开展用信载体创建工程,在小区内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紧密对接民生需求,认领养老服务、公共设施、纠纷调解等专业化精细化公益项目。锦城社区小蚂蚁社工服务中心开展“蚂上解忧,蚁同成长”服务项目,调解纠纷52起,带动100多名志愿者参与治理。二是建强队伍。169名物业党员、400多名业委会党员带头成立“红心管家”服务队,设置信息录入、秩序维持、配送到户、楼栋消杀等4个志愿岗位,做好小区静止期封闭式管理、亲情式服务。将业委会、物业、楼长单元长等编入网格,全区累计组建698支志愿服务队,吸纳2.1万名居民加入,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力量。三是做响品牌。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一小区一品牌”活动,挖掘小区“信治”品牌,整合“友事好商量”“智多星”“小杏福”等特色品牌载体,形成“管得宽”议事协商品牌体系,通过入户走访、设置意见箱、微信群征集等渠道,引导业主用“管得宽”品牌思维主动提出问题、协同解决问题,华欣园、上海国际花园等小区先行建立“志愿+信用”服务清单,打响“初心老兵”“红马甲”等特色品牌,带动业主有序参与到环境整治、纠纷化解、停车管理等共治共建行动中来。
三、弘扬“守信”美德,激励保障提档。一是加强信用激励。设立业主个人“信用银行”,建立业主信用档案,记录信用积分情况,与威海“海贝分”系统连接。本着以信养信的原则,先后公布了6批150项信用惠民措施清单,设立52家爱心超市,招募596个爱心商家免费提供信用商品,去年以来累计9.3万余人次以积分兑换信用商品。将信用嵌入居民公约和社区制度,对于信用等级为AA级以上的居民,享受社区商家联盟折扣优惠,优先受邀参加社区各类活动,优先列入文登好人、道德模范、“两代表一委员”推荐名单等奖励。二是突出氛围营造。加大信用建设宣传,在小区广泛建设诚信长廊、信用花园、信用一条街等多样化场景,开展信用进社区、进小区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一封信、帮助下载威海市民卡查看信用分、开展信用兑换活动等方式,营造知信浓厚氛围;以普法宣传、传统文化为抓手,设立小区“睦邻友好节”“非遗文化日”“普法宣传月”,利用重大节日开展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普法知识竞赛、国学讲堂等方式,将“信”的理念融入到业主生活、浸润到业主心中。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实施党建引领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创建行动,引导社区、物业统筹推进红色物业示范点、小区党建示范点“双创建”工作,实现“党建强、物业优、小区好”服务目标,目前已创建市级信用示范社区4个、区级信用示范社区7个、区级信用示范小区26个。注重挖掘小区模范典型,开展诚信楼宇、诚信单元、诚信家庭选树宣传,通过信用明星榜、微信公众号展播等方式,累计宣传身边诚信典型150余人,带动小区业主争先参与红色家园建设,逐步形成睦邻友好、和谐向上的治理格局。(徐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