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泊镇坚持将“信用+”作为乡村治理运行的基石。将诚信体系建设放在核心地位,发挥着其基础性、导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镇党委不断深入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牢固树立“信用+”这个 “风向标”,以信用示范引领森林防火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搭建信息交流的“高架桥”。坚持志愿服务普遍化,志愿服务不是一两个热心人的事,而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大水泊镇辖区内以90个网格为单位,根据各网格的实际情况建立信用采集台账和志愿者档案,通过微信群、IP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搭建志愿者报名平台,便于一些非常住户报名参与,并实行动态管理,对接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疫情静止期间,全镇共新增志愿者600余名,在组织核酸检测、卡口值班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当好信用实践的“店小二”。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秉承着“把问题想的更严重一些,宁可备而不用,也绝不打无准备之仗”。在3月初,镇党委成立信用、防火、防疫专班,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规范化,防火、防疫工作专业化,志愿活动多元化发展。各村“两委”干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志愿者防火、防疫服务岗位提出明确要求,从卡口值班到深入服务群众,不断强化培训力度,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为志愿者提供“直通车”服务,不断提高志愿者的能力和素养。防火和防疫工作中,点对点培训达100余次,参与志愿者人数900余人,志愿者们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是打赢战役的攻坚力量。引导志愿者当好宣传员、守门员、生活服务员、文明引导员、正能量传播员。
三是营造”信用+”的“好生态”。人心齐,泰山移。大水泊镇志愿者们发扬迎难而上的精神,披荆斩棘,闯关夺隘,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在森林防火保卫战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辖区内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镇党委出台了《大水泊镇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大力营造鼓励特色活动、鼓励创新、尊重志愿者的良好环境。加强志愿服务经验总结和推广交流,把“信用+”融入乡村振兴的推进过程,营造“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浓厚氛围,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生活新风尚。
“信用+”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抓手,大水泊镇将坚持创新驱动,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完善组织机制,提升志愿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推进大水泊镇“信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