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后简称《条例》)于2020年7月24日由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共九章六十一条,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
《百度》“信用”一词解释是: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供人使用的一种媒介。言忠信而行正道者,必为天下人所心悦诚服。要有信用,信人也要信己。人人有信能使自己和他人的独立自尊得以实现。充分说明“信用”就是立身做人之本。
比如: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故,而是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单独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多年后晏殊当了宰相。晏殊受到皇帝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该诚信对人,诚信对己。
《条例》在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管理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方面突显了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对社会的治理作用。充分说明“信用”也是社会繁荣昌盛、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
比如: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战争频发、人心惶惶,为树立成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立刻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也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事实说明,一个国家有诚信才能使它繁荣昌盛,一个人有诚信才能取得成功。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知信、守信、用信”,以信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待,要让诚信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用诚信筑起我们人生新高度,这样我们的国家发展才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人生事业才会更加辉煌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