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是农历小年,临近年底高村镇的暖心食堂迎来了忙碌高峰,上午八点北邢家、西藤圈、鞠格庄村里的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陆续来到暖心食堂。逢年过节吃饺子是山东人的传统。为了村里的高龄老人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志愿者们一起为中午这顿饺子忙活了起来。大家的热情随着热汤中翻腾的饺子持续升温。志愿者们端着刚煮熟的热腾腾的饺子送到老人们家中,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关怀。
农历除夕当天,墩后村、虎山村、金岭村、庙后王家村的暖心食堂依然能见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准备年夜饭,很多志愿者自发的把家里过节的蔬菜、熟食带到暖心食堂,他们分工明确、操作有序,忙活一上午把暖心的年夜饭端上了餐桌,让村里的孤寡老人也感受到过年的温暖。
高村镇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始终是以提升村民幸福感为最终目标的,经过两年的探索,村民志愿者似乎对“加分”的事变得不以为意。比起考虑自己参与一次活动能获得多少信用积分,践行信用体系,服务乡亲邻里,用自身行动让村庄变得更好反而成为了志愿者们眼中更重要的事情。真正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