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镇侯家村在村级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探索,逐步寻觅出了一套“信用+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
一、信用+支部领办合作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2020年6月,侯家村党支部牵头村集体注册成立威海市旺曦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100万元,合作社入社群众占村总户数36.2%,村集体入股20.5万元,持股20.5%,在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稳定增收。合作社通过种植丑梨、苹果、桑葚、蓝莓、地瓜、生姜、玉米等农作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今年栽种丑梨100多亩,并充分利用土地在果树间隙种植红薯,种植苹果23亩,玉米30亩,桑葚6亩,蓝莓150棵。打破了以往村集体将资源、资产简单租赁的低效益增收模式,激活增值村集体资产,提高群众收入。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村民并不支持,为打消村民疑虑,“两委”成员带头入股,积极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实地考察,联系客商签订销售协议,为村民提供“保姆式”服务。用党员干部的耐心和决心换取群众的信心。
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过程中,村两委逐渐将信用体系融入其中,合作社农活繁忙时,志愿者们就带着自己家的工具前来帮忙,有的志愿者甚至开着自家的铲车帮助合作社收玉米。在2021年11月9日的威海新闻上,对侯家村信用+支部领办合作社进行了报道,宣扬了村民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信用+合作社的模式实施之后,村级经费大大缩减,把合作社本需要零工来干的农活变为志愿者来参加,每月将信用积分公示的做法,更加激励了村民参加志愿活动,各家各户都互相“攀比”信用积分,每月的积分兑换物品更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三、信用+网格治理,重塑基层治理新路径
侯家村党支部坚持关联性、整体性、实用性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全村划分为两大网格片区,由支部成员任网格员,下设5个网格辖区,配备5名信息采集员,2名信息管理员,5名信用议事会成员组成,采取党员包户联四邻的方式,将辖区内所有党员作为网格工作领头人,全体村民作为配合者和监督者。各级网格员通过电话接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全面收集群众服务需求,分析问题风险等级,及时进行调解处理,形成发现、分析、干预的工作闭环。通过网格既确保支部的要求落实到每户群众,又使群众的要求及时得到解决,有效地保障农村的安定、村民的生活服务质量,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四、党建+信用体系,激发群防群治内生力
侯家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信用建设,筑牢信用工作的“红色根基”,积极探索信用+乡村治理“信”模式,实现乡村治理与信用建设有机结合,认真组织开展各类“信用+”活动,如“信用+防火值守”、“信用+村庄绿化”、“信用+幸福餐桌”、“信用+卫生整治”等,广泛发动村民志愿者参与。侯家村利用村闲置房屋建设信用超市4间,居民认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获得的信用积分可通过信用超市兑换商品。今年,侯家村共计开展各项“信用+”活动20余次,累计参加600余人次,节省零工支出5万余元,村民参与率达到了常住户的65%以上,全村老百姓均从中受益,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乡村治理,共建美好家园,凸显了“以信治村”的强大能量。
在信用体系的推动下,乡村治理量化为信用积分指标,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抢着要,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开创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