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个工作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纠纷处置力量薄弱、受理手续繁琐、调解方式单一等问题,文登区委统战部牵头协调区工商联、区司法局和区社会信用中心等单位,成立文登区企业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信调委),聘请1名高级信用管理师、1名注册会计师、7名知名律师和调解员组成的专家队伍,负责调解全区民营企业之间、区商会会员之间、会员与其他单位或人员之间的民间纠纷。研究通过了《关于建立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方案》,从人员设置、主要职能、工作流程等方面作出规范,融入信用约束、信用警示、信用惩戒等机制,做到凡进必接,凡接必办、凡办必果,实现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为全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创新两种调解方式。围绕民营企业之间债务拖欠呈现出的债权债务关系交织、产业关联度广、数额大小不一、追索难度大等难题,充分发挥区信用管理平台的作用,利用信用提示、信用警示、信用公示、信用惩戒等信用治理功能,开发出“信易调”“信易收”等不伤和气、手段灵活的解决方案,并针对不同民营企业和案件特点,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灵活选择个性化的信用调解方式。其中,“信易调”主要针对案情简单、影响较小,容易解决的纠纷案件,及时预警涉案企业失信风险,柔性提示企业及时履行义务、不给企业留信用污点的重要性。“信易收”则是针对案情复杂、时间较长,矛盾激化较深、数额较大的民营企业经济纠纷案件,将信用警示与调解相结合,除了运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调解外,还利用第三方征信平台的信用公示、惩戒功能,硬性督促涉案企业主动履行义务,化解信用风险,以联合惩戒的方式让“调皮”的民营企业回归正途。通过灵活多样的企业矛盾纠纷调解方式,案件平均调解周期缩短为3至5天,为民营企业节省时间成本,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
规范四项操作程序。通过“服务对象发起调解申请—采集证据—介入调解—对履约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四项闭环操作流程,制定个性化的调解方案,帮助当事企业及时高效化解矛盾。民营企业到区信调委反映纠纷问题,就像是“点外卖”,问题提交后,协调员全程代办,申请人只需等待解决结果即可。同时,将信用调解置于整个调解过程前端,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依法制作调解协议书,并形成调解卷宗存档。对积极履行调解协议的民营企业,积极帮助其修复信用,实现“事了案结、握手言和”;对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民营企业,则纳入失信名单并在网上公示,定期公开失信企业信息,同时结合《文登区社会成员信用积分和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将失信企业纳入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大信用联合惩戒力度,倒逼企业守信践诺,形成“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失信企业利剑高悬”的信用高压态势,提升纠纷调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推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目前,已累计化解民营企业信用纠纷案件262起,解决民营企业应收账款410余万元,案件化解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