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司法局:文登“信易调” 为民解纷扰

来源 :文登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1-10-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转型,各类企业和个人在生产经营管理、劳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矛盾纠纷频发,疑难复杂问题较多,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针对基层矛盾纠纷的新变化、社会治理的新要求,威海市文登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在全省首创企业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行“调解+信用”工作模式,将信用手段植入人民调解,靠信用惩戒倒逼纠纷化解,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基层有效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创新“调解+信用”,增添人民调解新助力。文登区司法局联合区社会信用中心、工商联,共同组建全省首家企业信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从社会征信机构选聘1名高级信用管理师,从律师队伍优选4名资深律师,从全区骨干企业筛选4名知名企业家,组建专业化队伍,开展“信易调”业务。在企业纠纷较多的开发区和城区街道,设立了信调委工作站,将信用调解模式向基层延伸推广。通过发挥信用对日常行为的规范约束和惩戒作用,引导和倒逼企业、个人履约践诺、化解纠纷,为人民调解提供了新的有效助力。

 二是推行“四步工作法”,提升纠纷化解信服力。第一步,信用提示,就案件证据真实情况签订承诺书,生成信用效力,对于虚假提供案件证据的,将提请区信用中心按失信处理。第二步,信用警示,对被申请方无正当理由拒不配合调解的,将告知失信风险及后果,软性提示及时履行义务。第三步,信用公示,对经调解后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方,将有关失信信息推送至区社会信用中心,列入失信“黑名单”,通过“信用文登”网站对外公示。第四步,失信惩戒,对经司法确认后拒不履行义务的失信企业或个人,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录入全国失信被执行人数据库,联合全区42个行业监管部门发起联合惩戒。通过“四步工作法”,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目前受理的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以上。

 三是建立“行调联合体”,增强解纷止争聚合力。推动信调委与矛盾纠纷较多行业领域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对接联动,聚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化解难度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与工信部门对接,成功推动72家欠款企业与合作方握手言和,追回拖欠货款1046万多元。与住建、人社等部门对接,开展债务纠纷、拖欠工资等矛盾化解,促成了长达17年的某建筑公司职工欠缴医保费案件的化解,涉及职工500余人,到目前已有396人签订了补偿协议,其他人员正在陆续签订,避免了矛盾纠纷的激化和扩大。与法院对接开展诉前调解,移交的21起案件全部调解成功。例如,某预制保温管公司拖欠某货运公司运输款29万余元,多次讨要均推诿不付,货运公司想通过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区法院委派给信调委受理后,信调委立即安排调解员向申请人说明了信用调解的内容和流程、调解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申请人当即表示可以接受调解,如调解不成再起诉。调解员随后联系了被申请人,向被申请人说明了企业信用的重要性,对疫情期间公司效益不好表示充分理解,但企业一旦失信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经营。经调解员多次与双方反复耐心沟通,最终坐在一起进行了友好协商,达成分三期付款的调解协议,并到区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此纠纷在双方不伤和气的情况下成功化解,既减轻了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的压力,又节省了双方的诉讼时间和成本,并继续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避免了因判决执行终止双方合作,实现了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的多赢。

 文登区信用纠纷调解委员会及工作站的成立,有效发挥了信用在消除矛盾、化解纠纷中的积极作用,调解的成功率和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截止到目前,共计受理调解各类纠纷案件49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4%以上,涉案款项6.4亿元,帮助企业收回欠款4000多万元,节省企业和群众诉讼费、律师费300多万元。收到企业和群众捐赠的锦旗20多面,打响了文登“信易调”品牌,经验做法被《山东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文登区探索推行“调解+信用”模式,创新开展“信易调”业务,是威海市“六治一网”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中“信治”的有益实践,对于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提升信用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有效治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讲,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化完善,讲信用、守承诺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和群众的普遍共识,信用也成为规范约束人民日常经济生活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文登区把信用植入调解工作,顺应了当前社会信用建设的大趋势,有效解决了矛盾纠纷化解靠“法”较硬、靠“德”较软的弊端,成为推动社会有效治理的创新模式,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意义。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山东威海文登)
主办单位:威海市文登区社会信用中心
鲁ICP备05001812号-8